新闻动态
媒体转载
信息公开
11月10日至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学盛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上演。22个外科专科、108台手术、17319分钟直播、5.7万人次线上观摩——这场名为“深医秀”的外科规范化手术直播周,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深圳外科实力的全景呈现,为全国外科发展树立了新标杆。技术自信与团队协作的完美演绎深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王光锁表示,首届“深医秀”外科规范化手术直播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外科团队对自身技术的自信和底气。五天时间,我们手术全程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5.7万人次,覆盖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不含西藏)、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日本。“此次直播周既展现了国际经典术式的规范化应用,更突出了微创和机器人时代‘深圳术式’的创新特色。”王光锁副院长说,“我们推出了一批深圳术式、优势病种和深圳专家,真正体现了‘规范、精准、创新、共享’的手术理念,让全国同行看到了深圳外科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直播周中,机器人手术占比11.11%,腔镜手术占比52.78%,开放手术占36.11%,四级手术占比过半,病例集中展示了技术的先进性。胸外科、甲状腺外科、肝胆胰外科、妇科和胃肠外科等专科的观看人数均突破4000人次,其中甲状腺外科直播观看人数高达11897人次,位居榜首。“整个直播周就像一个交响乐团的精美演奏。”王光锁副院长表示,“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以及全院各科室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团结合作,医务科、信息科、20个临床科室携手龙华分院8个临床科室,共同完成了这场医学艺术的完美呈现。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深圳市人民医院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生动体现。”数据说话:覆盖全国的影响力本次直播周累计总直播时长达17319分钟,完成108台手术(周一24台、周二21台、周三27台、周四23台、周五13台),举办8场专业论坛(胸外、大骨科、胃肠、妇科、眼科、肝胆胰、手术室、麻醉)。在地理覆盖范围上,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不含西藏)、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日本的医疗专业人士通过直播平台累计总观看人数为57059人。其中,甲状腺外科以11897人次的观看量位居首位,胸外科、肝胆胰外科、妇科、胃肠外科也分别获得8997、5679、4896、4687人次的关注。8场专业论坛观看人数4294人。胸外论坛以1067人次领跑。直播周完美收官,赢得业内同行的高度认可。技术亮点:从经典术式到“深圳创新”本次直播周呈现了两大类核心术式:国际经典术式的规范化应用和微创与机器人外科时代深医特色的创新性术式,真正体现了“深圳术式,湾区标准”,彰显了规范、精准、创新、共享的理念。胸外科:机器人+胸腔镜双轨并行,破解肺癌精准根治难题在王光锁副院长带领下,科室以多元微创技术为支撑,为不同病情患者定制个体化方案,实现“根治、微创、安全”的统一。73岁的梁先生确诊左上肺鳞癌时伴随淋巴结转移,还曾患下颌淋巴结核、左下牙龈恶性肿瘤,直接手术难度极高。王光锁副院长带领团队先为其制定3周期新辅助治疗,待肿瘤及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后,借助达芬奇机器人精准操作优势,创新性优化机器人上肺叶后入路五步法方案,流畅完成经典左上肺叶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针对55岁有30年吸烟史的右上肺腺癌患者,肿瘤紧贴支气管开口且与右肺动脉粘连,副主任杨林带领团队采用“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胸腔镜微创手术”模式,成功保全肺功能。科室特色一句话:以“最小创伤、最大获益”为核心理念,依托简化无管手术、单孔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及术前3D规划等尖端技术,精准应对肺结节与早期肺癌的微创根治、局部晚期肺癌转化治疗后的复杂切除,以及食管癌与纵隔肿瘤的切除重建,助力患者实现快速康复与长期生存。肝胆胰外科:双术式精准破局,护航高龄与复杂病灶在鲍世韵主任引领下,科室凭借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技术,让高难度四级手术实现“微创、安全、高效”。76岁的刘先生确诊肝细胞癌(CNLCIa期)、胆囊腺肌症,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乙肝等多种基础病。主刀医生刘利平与团队评估后,采用腹腔镜下左半肝+胆囊联合切除术,与助手彭公泽、吴美龙默契配合,精准分离肝组织与血管,完整切除病灶,以微创优势适配高龄患者耐受度。科室特色一句话:术前3D重建精准手术规划,术中循肝中静脉精细解剖,开展微创、精准和规范的解剖性半肝切除术,兼顾更小创伤性、更大根治性和更高安全性。妇科:多元微创术式全覆盖,精准适配个体化需求在李明娥主任的带领下,妇科在直播周集中展示了7台高难度IV级手术,涵盖传统开腹、多类型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精准赋能、规范领航”实现从微创到精准、从标准化到个体化的诊疗升级。其中经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比多孔机器人手术难度大,而手术入口从肚脐褶皱处进入,实现了无新增疤痕的目标,也是目前微创手术的制高点。科室特色一句话:多维前沿微创技术,尽显专科“十八般武艺”!以“精准赋能、规范领航”为核心,实现从微创到精准!甲状腺外科:腔镜无痕术显神通,平衡根治与美观许楠主任带领甲状腺外科团队创新采用胸乳、颏下等多路径隐秘入路,仅需3个最大1厘米的小切口,就能完成甲状腺全切与颈部淋巴结清扫。针对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推行“六步悬吊法—经胸乳腔镜下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涵盖双侧甲状腺全切+左侧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既实现根治效果又达成颈部无痕的美容效果。科室特色一句话:六步悬吊法腔镜颈清扫,实现甲状腺癌根治,微创与美容兼得。胃肠外科:3D腹腔镜赋能,攻克双重复杂挑战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由钟克力主任领衔,在“深医秀”直播周中集中展示10台消化道肿瘤根治性手术,覆盖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场景。科室重点呈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消化道肿瘤根治术特色,同步应用成熟的腹腔镜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与腹腔镜—内镜双镜联合术中精准定位技术,实现肿瘤“靶向”切除。在严格遵循根治原则、完成肿瘤完整切除与区域淋巴结系统性清扫的基础上,最大化保留脏器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李明伟主任带领胃肠外科团队借助3D腹腔镜的立体视野优势,让腹腔内血管、神经与组织层次清晰可见,为精准操作提供“透视眼”。科室特色一句话: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术以微创技术实现肿瘤的精准切除与彻底淋巴结清扫,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脏器功能、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心脏大血管外科:高难度术式突破,守护生命主干道郑奇军主任带领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在“外科皇冠”领域实现重要突破。在直播中,团队为一名24岁马凡综合征患者实施全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历经十余小时精细操作,完整切除夹层动脉瘤,置换近120厘米长的病变血管,成功拆除“体内炸弹”。此外,科室还开展全腔镜微创瓣膜修复手术、3D全腔镜二尖瓣成形/置换术等,以最小创伤、简洁流程实现心脏健康重建。科室特色一句话:小孔治心、修瓣无痕;镜艺求精、高难低险。攻坚克难,心外科“天花板”级手术,拆除血管内不定时炸弹!眼科:精准可视化赋能,焕新复杂眼病患者视界杨明明主任带领眼科团队在直播周集中展示了8台具有代表性的眼科前后段手术,全景呈现学科前沿实力,从3D高清导航引导下的白内障散光晶体植入术,到小眼球高散光角膜缘松解术的精准突破,再到复杂性前后段联合手术的体系化创新——涵盖黄斑裂孔网脱内界膜翻转遮盖术、巨大黄斑裂孔内界膜平移转位术等高精尖术式,彰显学科深度。在直播中,团队为61岁糖尿病合并双眼失明患者成功手术,同步解决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白内障,植入功能型人工晶体,让患者从模糊视物到清晰看清,推动治疗从“复明”迈入“屈光”高清时代。科室特色一句话:深医眼科已迈入“精准可视化”时代,依托可视化3D与实时导航技术,在“屈光性白内障”及“视网膜与黄斑病”领域实现微米级精细操作,重塑标准,成就卓越视觉质量!更多专科精彩呈现↓↓↓论坛同步:学术交流与技术共享直播周期间,同步举办了8场专业论坛,涵盖胸外科、大骨科、胃肠外科、妇科、眼科、肝胆胰外科、手术室管理、麻醉科领域。论坛内容涉及科室特色介绍、前沿技术分享、复杂病例讨论等多个维度。手术室论坛探讨“聚焦赋能:手术室管理实践分享”“数智化手术室建设与思考”“全成本视角下手术室收费项目核算策略与管理”等议题;麻醉论坛聚焦“高龄高效手术麻醉流程管理的‘深医方案’”“强基时代:围术期护理团队高质量建设与服务开展”“人工智能护航,麻醉安全新篇”等前沿话题。各专科论坛则深入讨论具体术式与诊疗策略:胸外科分享“局部晚期肺癌转化治疗后微创手术的风险与对策”;胃肠科探讨“机器人辅助结直肠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应用”;肝胆科介绍“Spygia在ERCP中的应用”;妇科剖析“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策略”;眼科展示“可视化3D高清导航系统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等。协作保障:交响乐团式的完美配合百台手术的精彩演绎,离不开深圳市人民医院每个科室团队的倾力协作。医务科统筹协调,信息科提供技术保障,手术室、麻醉科全程护航,各临床科室紧密配合,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从术前准备到术中直播,从设备调试到画面切换,从专家解说到互动答疑,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正是这种“交响乐团”式的团队协作,才确保了直播周的顺利进行和完美收官。未来展望:探索永不止步直播周圆满落幕,但外科技术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探索从不停歇。深圳市人民医院将继续携手全国同仁,推动外科技术的创新与规范,向着更高水平的医学目标稳步前行!
更多>>
2023年,一部直戳年轻人“心趴”的爆款医疗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在深圳诞生,豆瓣评分9.6、B站评分9.9。这部纪实观察剧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拍摄,通过纪实的制作手法+综艺的包装元素,真实、温暖而又轻松、活泼,成为家长圈、医疗圈必刷的“下饭剧”之一。2025年10月,《闪闪的儿科医生》出品方之一的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中广天择传媒再度出手,联合抖音、深圳市人民医院共同出品,深圳报业集团参与制作,多方携手推出大型医疗健康纪录片共同推出大型医疗健康纪录片《你好,急诊医生——星空下的人医》(以下简称《星空下的人医》),一共10集,每集25分钟。10月21日,《星空下的人医》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举行开机仪式。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张忠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创,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中广天择传媒首席内容官唐剑聪,抖音纪录片出品合作负责人艾玉,以及参与拍摄的医生代表们共同出席了开机仪式。呈现大型三甲医院里的“人间百态”开机仪式以“光”为线索,串联起《聚光·启幕》、《星光·闪耀》、《荣光·共启》三大篇章,寓意着一场“追寻光、汇聚光、成为光”的旅程。八位来自急诊科、胸外科、ICU等关键科室的参拍医生代表,身穿白大褂,完成了一场“星光登场”秀。中广天择传媒首席内容官唐剑聪向医生代表颁发了《节目主创人员邀请函》,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则向节目组主创代表颁发了《全天候拍摄授权证》。该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深圳综合实力最强的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全天候、多角度的沉浸式记录,有急诊科与死神赛跑的惊心动魄,也有胸外科、肝胆外科、乳腺外科、ICU、妇产科等科室的诊疗日常,从院前急救到高超手术,从重症监护到迎接新生,从医护人员的操心到患者及家属的揪心,力图“原汁原味”呈现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里的“人间百态”。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致力于打破医学神秘感,不刻意神化医生,而是真实记录一群“有专业、有情怀、有软肋、但更选择坚强”的普通医者,展现现代医学的复杂、挑战与突破,以及医患携手共抗病魔的温情。正如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所言,希望公众通过《星空下的人医》,看到一群“有专业、有情怀、有软肋、但更选择坚强的普通人”,医患之间更加互信。真实记录城市里的生命守护故事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张忠亮指出,深圳是名副其实的“最互联网城市”,网民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现有备案网站、属地APP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正是在活跃的互联网土壤上,“深圳卫健委”茁壮成长,成为健康传播、政务新媒体的标杆与范本。他寄语该剧能够延续深圳在健康传播领域的创新基因,以精湛的影像语言、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人文观照,真实记录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生命守护故事。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创表示,健康传播在健康中国建设当中至关重要。“深圳卫健委”作为全国健康传播中的“千万级大号”,其政务新媒体矩阵的全网粉丝已超2600万,其中抖音号被中央网信办评为“百大”账号,是深圳市民喜爱的“深小卫”、“卫总”,更成为了连接医患、服务民生的重要桥梁,而《星空下的人医》,将是深圳创新健康科普、推动医患互信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中广天择传媒首席内容官唐剑聪透露,在前期的调研与试拍中,导演组发现,深圳市人民医院每天都有“惊喜” ,每天都在发生真实的“好故事”。“前天在急诊科,我们遇到了三位不约而同因醉酒而来的患者:一位是创业受挫的中年人,妻子在一旁照顾了大半个晚上,既是默默的陪伴,也是无声的支撑;一位是求职不顺的年轻女孩,泪水诉说着都市打拼的迷茫;一位是年轻的爸爸,背负家庭重担的销售代表,梦话里都是业绩的压力。我们的镜头将追随他们,不仅记录健康救治,也记录了医护人员对他们心灵的抚慰。”抖音纪录片出品合作负责人艾玉认为,抖音作为日活数亿的国民级应用,具有强大的内容传播和社群连接能力,《你好,急诊科医生——星空下的人医》将是抖音携手政府、医院、医生推出的一部重磅作品,通过优质内容创作,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人文科普内容,将严谨的医疗服务赋予人文的温度,塑造医疗机构在新媒体时代的品牌形象。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文/图)
更多>>
为全面提升我院国际医疗服务水平,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现面向各商业保险公司公开征集国际医疗保险直付服务合作意向,并拟举办交流展示会。诚邀具备相应资质与服务能力的机构参与。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具体安排 时间:2025年11月28日(星期五)14:00—17:00 地点:深圳市人民医院行政楼6H04会议室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 报名截止: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17:00前 二、展示要求 每家机构展示时长限15分钟,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一)国际医疗保险产品及覆盖人群; (二)已接入医院网络情况(重点说明本市及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合作覆盖); (三)便民服务举措(如线上授权、理赔直付、多语种支持、健康管理等); (四)与我院合作模式的建议(如客户转介、系统对接等)。 三、报名方式 请意向公司于截止日前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箱670106696@qq.com : (一)公司简介及营业执照扫描件; (二)展示内容提纲(PDF或PPT格式); (三)参会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邮箱。 深圳市人民医院2025年11月18日
更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