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深圳市人民医院科研论文产出持续取得显著成效。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2024年7月1日至9月30日,SCI-E数据库共收录深圳市人民医院的科研论文219篇,其中以Article和Review类型发表的论文达207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论文131篇;中国科学院1区期刊论文52篇,2区期刊论文68篇,3区期刊论文54篇,4区期刊论文33篇。这些成果展现了医院在临床科研领域的持续突破和学术贡献。2024年7月,陈纯波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期刊Anesthesiology(中国科学院1区,IF:9.3)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an Early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lowering Strategy Using Remifentanil and Dexmedetomidine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uperior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使用瑞芬太尼(remifentanil)和地塞米松(dexmedetomidine)作为治疗手段的降压策略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特别关注临床急性期内,高血压(收缩压≥150 mmHg)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目标是评估这种抗高血压治疗方案是否能有效提升降压率,并比较其与标准治疗方案的效果。通过该试验,研究者希望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瑞芬太尼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期内显著提高了患者1小时内的血压控制率,但同时也伴随一定的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风险。在收缩压≥150 mmHg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尽管存在一些安全性风险,使用瑞芬太尼和德克萨美松的协议比标准管理在1小时后的收缩压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这项研究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实施,验证了瑞芬太尼和德克萨美松联合降压策略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024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曹志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中国科学院1区,IF:10)发表了题为《Letrozole-Based Near-Infrared Dynamic Imaging Targeting Ductal-Vascular RhoJ From 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to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中强调了LTZi-MHI148在利用近红外I/II成像监测与新生血管生成相关的癌前病变导管内瘤变中RhoJ过表达方面,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早期检测和靶向治疗方面的具有转化潜力。2024年8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黄志彬医生作为第一作者在期刊Photoacoustics(中国科学院1区,IF:7.1)上发表了题为《Optimizing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with photoacoustic imaging: An analysis of intratumoral and peritumoral radiomics》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揭示了光声(PA)成像在乳腺癌放射组学中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将5毫米肿瘤周围特征与肿瘤内部特征相结合的优势。该方法不仅超越了基于临床数据的模型,还强调了全面放射组学分析在准确表征乳腺结节方面的重要性,展示了光声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深圳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临床科研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以高水平成果推动健康事业发展。未来,医院将继续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助力临床医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