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结婚30年 她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2-03-05

三十年前,文英出嫁了,嫁给了坡里大队支书的儿子。

“嫁到坡里,人家有地,你就饿不着。”文英父亲对她说。

殊不知,父亲这个“饿不着”的好意,让文英怨了大半生,也苦了大半生。


01

没有童年的女孩

文英出生在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作为家里的长女,早早就辍学在家帮家里干活。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童年,从小就是个‘小大人’。”文英说。

因为父母心疼整日在家种菜种地的女儿,于是早早给她找了婆家。

“那户人家里有四个姐姐,只有这么一个儿子,都能帮衬你们。”父母对文英说。

虽然,父母疼爱女儿,一心为女儿着想,但文英心里认为,这个婚姻不是自己选择的,是父母安排的,自己压根就没有认可。

婚后,文英的失望与日俱增。

虽然文英家里穷,但家庭氛围很好,家人之间从不吵闹。公婆家则正好相反,公公和婆婆争吵打闹了一辈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脾气一起来,打骂摔东西都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公婆的几个孩子耳濡目染,对待事情也采用同样打闹的方法表达抗议,解决问题。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文英的丈夫从小娇生惯养,不干活,也不操心,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整日游手好闲打牌钓鱼,不工作,没有丝毫担当,一不顺心就会大吵大闹。

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文英了解越深,心中的埋怨就越多。她埋怨父母,把她推入了这样一个家庭;她埋怨公婆,惯出了这样一个无所事事的儿子。

“对于婆家,我没有一点欣赏的地方。对于丈夫,更是没有看到他一丝的好。”文英说。


02

月嫂十年

有人说,如果一味地纠结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只会把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文英看到现状无法改变,于是开始改变自己。

“因为从小缺钱缺怕了,我觉得只有赚钱才有安全感。为了让两个儿子不再走我的路,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开始做起了月嫂,一做就是十年。”文英说。

相较于忙忙碌碌的文英,丈夫就像是这个家庭生活的局外人,依旧每天无所事事,悠悠荡荡,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成长,脾气反而越来越大,与文英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这个男人,你想靠他,真是一点儿都靠不住,索性就别去靠了,凡事靠自己,还现实点。”文英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十年月嫂生涯,文英靠一双手撑起了整个家。这十年间,两个儿子在慢慢长大,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他们默默收起对母爱的渴望,独自长大,独自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只顾赚钱养家的文英,根本没有听懂儿子心中的渴望,她只希望自己好好赚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出路。

但是,却没想到换来了孩子的怨,她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我这么努力赚钱,为什么儿子却感受不到我对他们的爱?”

甚至,年近三十岁的大儿子迟迟不敢迈入婚姻。每当谈到结婚的话题,大儿子总会说:“这是一个魔鬼话题,妈妈,只要你幸福就好了。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在外面这么辛苦做事……”

慢慢地,文英察觉到了,由于自己婚姻的不幸,给两个儿子带去了无形的伤害。


03

无怨亦无惧

好的月嫂通常具备三种特质:吃得了苦、听得了话、担得起责。靠着这三种品质,文英成了一名非常抢手的月嫂。

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服务客户,文英在月嫂岗位上继续攀登,同时也开始了中华经典的学习。“没有人拒绝你真诚对她好”,文英慢慢感受到了一种“百术不如一诚”的力量。

学习《幸福的经验》后,文英体会到,“迈入一家门,就要把情牵上。虽然月嫂在每个家庭中停留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只要走进这个家庭,就要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真诚、用心地对待这个家庭,自己家的事情和私心杂虑都要抛到脑后。”

“有一些家庭,生活条件虽然比较富裕,但是夫妻关系、家庭矛盾重重,宝妈产后抑郁,容易做出各种过激的行为。因此,我们不仅要照看孩子,还要时时关注宝妈的情况,及时开导与疏解。”

“因为每次做月嫂都掏出真心了,所以离开的时候,都会哭着走。在一个家庭待得时间越长,关于那里的点点滴滴越难以忘怀,真的忘不掉。”文英的真诚与真心,换回的也是片片真情。

中华文化学习越久,文英体证得就越多。职业上的精进和改变,让文英通过客户这面镜子,照见了自己家庭的问题,心上的不明,在逐渐散去。

回望三十年的婚姻,文英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怨”中,怨父母、怨公婆、怨丈夫、怨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这份怨还传递给了儿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文英通过思考,明白了这样一件事:如果说公婆把丈夫惯成了游手好闲的人,那么自己则延续了公婆的行为,把丈夫惯成了无责任感无担当的男人。

“记得,我们刚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回娘家,路过一个水塘,我怕水,就和丈夫说要不就不回去了。丈夫坚定地说,‘别怕,有我在呢,你抱着孩子,我把你们一起背过去。’说完丈夫就一把背起了我们娘俩。”文英回忆道。

“可想而知,他也有担当的一面,只是我一直带着怨气,对他苛刻又有偏见,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他推走了。”

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表达的就是一份“诚”。如果自己带着“怨”继续生活,那么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永远没有办法达到和谐。

明白了这个道理,文英对丈夫的态度自然变好了。

她真诚地和丈夫沟通,表达了自己想和他一起把日子过好,把家庭建设好的愿望。

“以前,你和我说话总是拉着脸,虽然你说的是好话,但是就让人感觉难受,不想听。”丈夫和文英说。

感受到了文英的诚意,丈夫的坏脾气慢慢收敛了,文英的建议也开始听进去了。

《道德经》有言:“柔弱胜刚强”。当文英开始柔下来,用女性的包容真诚接纳丈夫,丈夫的刚强也一点点减弱了。

“我好好地改,好好找活干,以后不再做对不起你的事了。”有一天,丈夫向文英道歉了,这是自打他们结婚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孩子们看到父母关系的改变,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恐惧感,也在逐渐消解。

“妈妈特别愚钝,小时候你说母爱和亲情用钱买不到,我根本就没明白你的意思,现在妈妈知道了,妈妈会加倍弥补你们。”文英真诚地和儿子说。


结婚三十年,当文英和自己和解了,她和家人的关系也和解了。原来的拧巴、纠结、埋怨,都在“正己而不求于人”中,渐渐舒展开来。不怨天不尤人,是智慧,也是更高层面的人生境界!


本文摘自: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收藏此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