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重症医学科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0-09-16

重症医学科

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我院重症医学科建于19842月,是本市最早组建的重症医学科。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有面积2230m2,床位21张,配备各型先进呼吸机和监护仪,采用中央和床旁监护系统对患者实现监护。人员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加,医生与床位配比达到0.8:1,护士与床位配比为2.5:1,本重症医学科着力于临床患者的救治工作,努力提高科室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为深圳市技术力量雄厚的专科,与多个专科联合申请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专科,成为医院内各专科协同抢救成功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承担了深圳市部分其他医院患者的会诊和救治工作。2016年申请引进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重症医学科黎毅敏教授团队,将在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体外膜肺(ECMO)、肾替代治疗(CRRT)以及重症科研和重症医护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收治病种涉及循环、呼吸、血液、内分泌、泌尿及妇产科等专业的危重症患者。配备有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血流动力学、快速血糖监测仪及呼吸机、除颤器、起搏器等设备。至2004年以后,每年收治患者均达到500例次以上,近年来搬入新病房之后,每年收治患者数更增长到1000例次以上,成为院内、外抢救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基地。

 

学科的特色及主要研究方向

1,急危重症的救治和监护

ICU在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的快速诊治,以及各外科专科术后的监护和器官支持等方面均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少见病如各种心肌病、心肌炎的诊治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方面也有迅速发展,呼吸机通气使用率逐年增加,对严重ARDS的保护性通气策略、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的机械通气支持具有本科室的一些体会。

2,高危高脂血症门诊

2017年开始由重症医学科主导岭南地区第一家高危高脂血症门诊,对高危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监测、随访、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以及血液净化治疗,对减少高脂血症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学科的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基金、论文发表、获奖、发表专著等

科室先后申报、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各级多层次科研项目19项,科内医护人员参与撰写论著一部,并发表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多篇为SCI收录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在临床工作实践中,积极参与开展新项目,近年来采用超声评估肺水、超声评估血流动力学功能、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监护患者意识状态等新技术。目前有硕士生导师1名,2017年将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历年来重症医学科接受暨大、广州医学院、深圳卫校、暨大护校实习生共1000余人,每年接收深圳市内外进修医生、护士多名。2015年以来接收规范化培训医生84人,进修医生3名。近年科室积极申请和举办各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7次。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

刘雪燕

主要研究人员


刘雪燕



【收藏此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