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介入医学工程中心简介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6-06-14
介入科在窦永充主任积极创建下,始于 1990 年。1992年通过动物实验,为开展人体非血管性管腔狭窄的应用创造了良好基础。2004年正式建科,仅12张病床,在华南地区首先开展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主动脉瘤等处于省内先进和市内领先水平。2008年介入科拥有病床32张。分为肿瘤病区和血管病区,对实体肿瘤治疗手段包括:射频,微波,放射粒子,氩氦刀,CIK生物治疗,多吉美靶向药物治疗等。2011年被评为深圳市唯一的介入诊疗重点学科。2012年增加至43张核定床位,病房面积为2100多平米,介入手术室面积增至1000多平米;成立介入微创诊疗中心,下设介入病区和介入手术室。全科目前拥有主任医师3人,博士后 1 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导师1人,副主任医师 目前介入医学工程中心主要从事介入治疗和肿瘤的生物医学的基础科研。对癌症的早期检测、有效分子靶标的开发和预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开发,对未来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疗,个性化精准治疗具有深远影响。可以深刻改变癌症的诊疗的目前瓶颈,延长病人寿命。癌症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有很高的治愈率和存活率。“精准医疗”是整个西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整个人类在基于现在的基因科技、生物信息学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开拓出来的一个医疗新领域,是人类医学的变革。通过使用“新一代基因测序”("The Next Generation Gene Sequencing")技术分析肿瘤标本中癌症相关基因,并根据不同肿瘤中的基因突变信息,结合病患自身癌细胞独特的基因特征进行确诊并订制诊疗方案,高效而精准,最大程度降低了病患死亡率。 新型介入器材和介入诊疗科研攻关。结合新颖介入器材、介入诊疗和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成果,转化新型肿瘤精准、个性化医疗。收集,整理,保存肿瘤组织样本和血样,开展基础学术和科研合租。结合正常个体、组织和肿瘤个体组织,肿瘤的早期诊断、诊疗和预后长期监测的分子靶标标记物的开发。以培养介入治疗和生物医学治疗结合的个性化医疗,精准医疗的后备科研人才和临床转化医学人才为己任。为实现肿瘤治疗和其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的介入生物医学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科研攻关。 目前实验中心实验室有:现代组织,血样保存样本库;一组现代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构成:RNA实验室;PCR 实验室;细胞培养和成像实验室;常规分子生物学,生化实验学实验室。可以开展肿瘤生物医学方面的基础到转化各方面常规实验需求。在肿瘤诊疗的分子靶标开发应用;肿瘤病人的精准化医疗,和肿瘤的最终个性化治疗。提出重大方案和科研立项。为国家的肿瘤战略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和后备人才培养。 介入医学工程中心共申请市级以上课题11 介入医学工程中心是我院目前蓬勃发展的学科之一,2010年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2012年又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窦永充主任是深圳市介入微创诊疗事业发展里程碑式的专家,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让我们全体同仁共同努力,我院介入微创诊疗学科将迈进更加辉煌的明天。 主要研究方向: 介入手术、介入器材研发、介入生物医学研究、肿瘤的分子机理,细胞机理研究、新颖肿瘤诊疗分子靶标开发和应用。 研究人员: 徐克教授;戚勋教授;钟红珊教授;苏洪英教授;邵海波副教授;陈旭东教授;窦永充教授、孔健博士;吴宇旋博士;沈新颖博士;林振文博士;吴海辉博士后;郑雪芬护师;张媛华技术员等。3人,中级职称
人,初级职称3人,技术力量结构合理;全科在国家权威性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级3项;
实验室照片
![]() |
|||
实验区 |
主要研究人员
【收藏此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