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深圳特区报】植入辅助发音钮,深圳医生帮助无喉患者“找回声音”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9-04


一年前因为晚期咽喉癌,75岁的患者朱伯(化名)在全喉切除手术后,失去了言语功能。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周敬淳主任医师为他实施了辅助发音钮植入手术,他高兴地重新找回了声音。这也是深圳实施的首例全喉切除术后失语患者辅助发音钮植入手术。

朱伯是1年前被诊断为局部晚期咽喉癌,在市人民医院接受的全喉切除手术,尽管术后恢复良好,但因为不能说话,不能与家人、朋友交流,他一直情绪低落。由一名癌症求生者,变为一名癌症综合治疗后的“求声者”。每次复查时,他都会问“有什么方法能让我说话吗?”

朱伯的苦恼也是众多喉癌患者的苦恼。喉癌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位于第二,发生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占上呼吸道恶性肿瘤的65-70%,在国内喉癌的发病率达到 1.1/10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目前,喉癌的治疗手段采用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性治疗策略。有一部分患者需行全喉切除,从此失去了发声功能。

据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柯朝阳介绍:“国内既往也曾开展辅助发音钮植入手术。新式发音钮正式上市后,于2024年1月在中山一院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首例发音钮植入手术,此例为深圳市首例。”

以前,像朱叔这样切除全喉的患者,经过手术植入后,需要通过学习食道语和使用电子喉的方式来发声。周敬淳主任医生介绍:食道语需要患者学习把气体引到食道,用食道发声,但学习难度较大,能学会的患者不多。电子喉更容易学会,但患者是靠机械震动颈部皮肤来辅助发声,患者通过这种方式说出来的话却很难听懂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依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因此为他们找到辅助发声的新方法,一直是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心声。

发音钮植入手术是医生通过在患者气管食管共同壁之间穿刺,植入钮扣状的单向阀门,利用原有的发音器官,发音时由肺部-气管产生气流,顺着阀门进入食道咽腔产生振动,并经过口腔的构音,产生原声。较之食道音、电子喉等全喉术后无喉患者的康复手段,具有易学易用、声音高度保真等优点。通过训练,植入发音钮的无喉患者能用亲友们熟悉的声音与人交流,重新回归正常社交。

朱伯在植入辅助发音钮后第一天,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辅助发音钮发出清晰、自然的单音节字,自如地从“1数到10”。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便可顺利进行基本的言语交流。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发展,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由过去的仅仅关注患者生存期,转变为同时重视患者综合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术后能否回归正常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是深圳市成立最早的耳鼻咽喉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科室重视新技术的引入,辅助发音钮植入技术的开展为今后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为失去发音能力的患者找回“遗失的声音”。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吴璨)


总浏览量:995

【收藏此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