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重点学科——手外科(骨科运动医学群)
1. 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深圳市人民医院手外科于1986年5月正式成立,是深圳市最早、省内较早成立的手外科专科,在省内及国内均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率先在深圳市开展的能体现学科发展水平的手术包括:断肢(指)再植术、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多种游离皮瓣移植及带蒂皮瓣移植术、臂丛神经损伤及产瘫的显微外科治疗、有血运组织瓣联合移植修复和再造手等,在国内率先采用人工血管移植血管造瘘术,同时开展了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及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术。本科参与成功申报深圳市重点学科“深圳市骨科研究所”,此后每年获得深圳市政府及医院专项资金投入。现有业务用房面积2400平方米,床位45张,拥有一个可为患者提供手功能康复训练的康复室及动物实验室,门诊手术室1个。1996年本科获选为全国青年文明号;1997年获选为广东省先进集体;1998年获选为深圳市科技示范单位、深圳市文明单位;2003年被评定为广东省创伤救治中心。2016年获得“三名工程”项目,引进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团队。科室严格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控制门诊和住院诊疗规范,控制手术并发症数量、住院时间、治愈率、费用等指标。
2.学科的特色及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庄永青教授的带领下,已形成了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腕关节损伤与疾病的诊治、手部畸形的矫治、周围神经及周围血管病诊治等专科特色,并建立了以“创伤”救治为基础、“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团队医学诊治模式。不但在断指(肢)再植、四肢创面皮瓣修复、腕关节损伤的诊治上取得成果,在糖尿病足的显微外科综合治疗、产瘫诊治、周围血管病的诊治、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内窥镜微创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1.骨与关节疾病;2.周围神经疾病;3.先天畸形与再造;4.周围血管疾病;
我院手外科的代表性技术:1.周围神经疾病的微创治疗技术(内窥镜下上肢神经卡压松解手术)。2.小器官(自体卵巢)移植治疗宫颈癌放疗术后雌激素下降(本院妇科科研合作卵巢移植重建内分泌功能)。3.锚钉植入手部肌腱止点重建屈伸指功能重建4.手功能重建,手部复杂性缺损的修复;4.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本院口腔外科合作手术:腓骨皮瓣移植下颌部缺损修复);5.臂丛神经损伤:应用神经转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应用肌肉移植重建陈旧性损伤所致拇对掌功能丧失患者。6.腕关节舟骨骨折病例,应用空心钉进行局部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良好效果。对腕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进行腕关节韧带修复重建手术治疗。7.手部先天畸形患者:进行手功能重建,双舌皮瓣转位修复先天性桡骨缺损矫形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8.DSA透视下Fgarty管取栓治疗肾病造瘘人工血管栓塞。9.腕关节头状骨截骨上移植骨治疗月骨坏死。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开创性技术,国际最早开展并国际领先,在国内更是首次。
已发表多篇论文,申请多项课题,培养多名研究生。先天性桡骨3型缺损双舌皮瓣转位修复矫形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属我科首创,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内国际均属首创并领先。糖尿病足手外科综合治疗属我科首创,对临床较难处理的糖尿病足,进行手外科综合治疗,皮瓣转位及移植修复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手背U-I皮瓣转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手术属我科首创,国内领先,开展较早。
3. 学科的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基金、论文发表、获奖、发表专著等)
近3年来科室获各级政府和医院专业立项经费200多万元,包括政府科研立项经费50万元,医院投入的设备购臵费、学科建设费、配套科研经费、病房改造费共150多万元.学科发展目标是计划在5年内建设成为广东地区在硬件设施、医疗水平、科学研究及学术梯队等综合实力一流的手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手外科专科。
学科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庄永青教授的带领下,已形成了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腕关节损伤与疾病的诊治、手部畸形的矫治、周围神经及周围血管病诊治等专科特色,并建立了以“创伤”救治为基础、“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团队医学诊治模式。不但在断指(肢)再植、四肢创面皮瓣修复、腕关节损伤的诊治上取得成果,在糖尿病足的显微外科综合治疗、产瘫诊治、周围血管病的诊治、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内窥镜微创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本学科目前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一篇收录于SCI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另有85篇发表于国内各大中文核心期刊。同时出版著作1部,参编7部;本年度科研项目拨款50万元;2016年获得“三名工程”项目,引进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团队。(资助金额1500万元)
5.学科带头人和骨干
学科带头人:庄永青教授
业务骨干:傅小宽主任医师 温桂芬主任护师 童静副主任医师 刘效民副主任医师 陈振鹤副主任医师 姜浩力副主任医师 熊洪涛副主任医师 付强副主任医师 方锡池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人员 |
【收藏此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