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最新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发布,深圳市人民医院19个学科进入ASTEM百强榜!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7-29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和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报告深圳市人民医院在此次评选中再创佳绩。

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行榜中,深圳市人民医院19个学科跻身学科前100榜,上榜学科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危重症医学、超声医学、烧伤外科学、呼吸病学、急诊医学进入全国前50强,展现深医在多个医学关键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

 

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名单


2023年医院学科STEM排名中,深医15个学科上榜,数量全市领先,其中危重症医学和超声医学科表现突出,危重症医学从去年第71名提高到第22位,超声科跻身全国前30名。

图片

2023年度中国医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STEM)名单△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STEM)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统计公布,体现中国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的权威榜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悉,STEM科技量值专科排名涵盖34个临床学科,本年度科技量值在以下五方面作出进一步优化。

 

一是提高直接科技产出指标权重,强调实际贡献和绩效。

二是强化质控管理,全面保障数据客观公正。

三是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突出高质量创造导向。

四是增加核医学、放射学、超声医学3个学科,满足影像相关学科建设需要。

五是继续完善学术不端惩诫机制,强化科研诚信。

 

深圳市人民医院2023年度有15个学科跻身全国百强,是医院不断深耕、培育科研沃土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对科学研究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致力于搭建先进的科研平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能力培训力度、全力支持临床研究的发展,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了优越的科研条件与浓厚的科研氛围。


积极落实临床医学科学家培养实施方案

2023年完成2批次共19项院内临床医生科学家培养计划立项,投入经费1820万元,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临床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积极支持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2023年逐步完善临床研究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科学审议和伦理审查,推进临床研究规范安全开展。2023全年开展各类临床研究项目155项、投入经费550万。


不断夯实博士后研究队伍

2023年累计进站博士后27名,目前在站人数93名,正在申请进站博士后2名。2023年在站博士后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国自然基金18项、省部级项目15项、博士后科学基金7项,总经费达到740万元。

 


不断推进医院科研平台建设

目前深圳市人民医院建有市级临床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6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平台19个,其中2023年取得重大历史突破,新增广东省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资助经费200万元。

 

科学研究取得累累硕果

2023年深圳市人民医院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1项、科研经费5342.5万元,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项(面上10项、青年19项)、资助经费1031万元,立项数和资助金额均位列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第一。2023年深圳市人民医院以第一或通讯单位发表的SCI论文共410篇,总影响因子3358;其中,中国科学院1区100篇,中国科学院2区120篇,自然指数期刊15篇。在BMJ,LANCET MICROBE,CHEMICAL SOCIETY REVIEWS,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MOLECULAR CANCER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篇均影响因子由2021年的4.5到2023年的8.2,稳步提升。2023年深圳市人民医院授权各类专利102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实用新型专利48件、外观设计6件。

 

未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紧扣高质量发展脉搏,聚焦学科建设,驱动科研平台与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双重飞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跨学科合作、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确保高标准完成高水平医院建设任务,为“健康湾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总浏览量:10446

【收藏此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