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靶向药物应用要点
(一)(一)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是作用于VEG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VEGF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贝伐珠单抗使用方法为5mg/kg静脉滴注,两周1次,或7.5mg/kg,3周1次?对于其不良事件的预防、监测和管理如下?
3~4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11%,国内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为3.5%?
(1)预防: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开始安维汀治疗前,应保证血压控制在150/100mmHg(1mmHg=0.133kPa)以下;对于有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监测:在整个治疗期间积极监控血压?
(3)处理:反复或持续性(24小时以上)出现症状,血压增高超过20mmHg(舒张压),或以前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但本次测量血压超过150/100mmHg,应进行降压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和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治疗1个月无法控制者,停用贝伐珠单抗?
3~4级出血的发生率在2.0%~3.4%,国内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为0.7%?
(1)监测:在整个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粪隐血、凝血指标、血压及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等?
(2)处理:出现血便,应及时干预治疗;轻度出血时一般可以采取局部止血等基本措施治疗,严重出血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诊治?如达到需输血程度的患者,应立即停用贝伐珠单抗?
3~4 级胃肠穿孔的发生率小于1.5%,国内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为0.7%?
(1)预防:伴有腹腔炎性反应、胃肠道梗阻、憩室炎和有辅助放疗史的患者以及原发结直肠肿瘤未切除患者,发生胃肠道穿孔的危险性更高,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时应当注意?
(2)监测:在整个治疗期间加强监测,如果患者出现腹痛等症状,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胃肠道穿孔的可能?
(3)处理:一旦被确诊为胃肠道穿孔,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国内部分专家经验,急诊手术时贝伐珠单抗相关出血和伤口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极低?任何级别的胃肠穿孔应立即并永久停用贝伐珠单抗?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贝伐珠单抗治疗开始前28~60天接受过重大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术后出血或伤口愈合综合征的风险未见增加?国内临床研究中,未出现伤口愈合并发症?
(1)预防:在临床应用时要注意贝伐珠单抗转化治疗时围手术期的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即手术前停药不少于28天;手术后不少于28天且需待伤口完全恢复。
(2)监测:密切监测伤口愈合情况?
(3)处理:出现伤口愈合并发症的患者应暂停贝伐珠单抗治疗直至伤口完全痊愈。
对于可能关注的停药对疗效的影响,临床前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停药未见肿瘤血管再生长加速,对于临床研究的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未受停药影响,死亡率、复发率和复发后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些结果提示,贝伐珠单抗的应用并不存在“反弹效应”。
(二) 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是作用于EGFR的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EGFR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西妥昔单抗的使用方法为:首剂400mg/m2体表面积,其后每周的给药剂量为250mg/m2体表面积。
临床应用中注意监测西妥昔单抗导致的严重输液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清电解质、感染征候和肺部症状。使用中应监测西妥昔单抗相关的皮肤毒性反应及相关感染性结局。
一旦发生严重的输液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立即并永久停用。出现突发的或加重的肺部症状,应停用西妥昔单抗。出现西妥昔单抗相关的腹部严重皮疹及其可能合并的细菌感染,应延期手术。
本文作者:陈亦欣 田素萍
【收藏此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