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关注“唐宝宝”——并不遥远的染色体异常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3-05-10

自2011年起,每年的3月21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唐氏综合征的患者具有3条21号染色体。进入第12个321日,“唐宝宝”也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关于“唐宝宝”的“前因后果”。

一、什么是“唐宝宝”?

唐氏综合征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占染色体疾病的90%以上,世界范围内,每600到8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唐宝宝”。正常人的染色体是23对46条,由于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60%的唐宝宝在胎儿时期因“优胜劣汰”而流产,但仍有部分躲过了流产一“劫”,顽强地存活下来了。而这些“幸存唐宝宝”却并不幸运,与正常孩子相比,他们智力低下,智商平均仅有20-50;运动发育和生长发育严重迟缓,具有特殊面容:如睑裂小、内眦赘皮、眼距宽、鼻梁低平、张口伸舌等,更可伴发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畸形。

二、为什么会有“唐宝宝”出生?

每一个怀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儿”,这与人的种族、血型、学历、地位无关。21三体是由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第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多种研究显示,随着孕妈妈年龄的增大,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同时,有唐氏儿孕产史的夫妇再生育唐氏儿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唐宝宝”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一染色体异常的疾病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三、”唐宝宝”可以治疗吗?

“唐宝宝”无法治愈,只能通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来改善生活质量,且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唐宝宝”需要社会与家庭共同的关爱。因此,通过早期筛查和产前诊断,预防“唐宝宝”出生,尤为重要!

四、如何对“唐宝宝”进行筛查?预防唐氏综合征?

1、产前筛查

      针对年龄小于35岁、没有不良孕产史、没有家族性遗传病史的孕妇,采取产前筛查,可选择:

(1)唐氏筛查:孕早期(9周-13+6周)和/或孕中期(15周-20+6周)通过抽取孕妇外周血,检测母血中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等的浓度,结合孕妇NT及其他资料(孕周、体重、年龄等),计算出胎儿罹患21-三体和18-三体的风险。

(2)超声结构筛查:孕早期(11周-13+6周)对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鼻骨(NB)、静脉导管血流(DV)等超声指标进行评估;孕中期对超声异常结构及软指标的筛查,结构异常包括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心血管畸形、消化道畸形、泌尿系统异常等,超声软指标包括单脐动脉、肠管回声增强、 脉络丛囊肿、肾盂分离、心内强光斑、血管走形变异等。

(3)无创DNA检测(NIPT):孕12周后,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胎盘滋养层细胞游离DNA,采取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目标疾病为21号、18号及13号染色体三体。需要注意的是,NIPT仅为筛查技术,无法确定诊断。

2、介入性产前诊断

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获取绒毛组织、羊水细胞、脐带血细胞等样本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QF-PCR、基因芯片等检测,从而确定诊断。以下情形建议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1)预产期年龄≥35周岁的孕妇;

(2)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包括NT筛查、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

(3)夫妇双方为单基因病携带者或有单基因病患儿生育史;

(4)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异常或有染色体异常生育史的;

(5)产前检查怀疑胎儿染色体病或单基因病的(如超声检查提示胎儿结构异常、胎儿生长受限等);

(6)有不良孕产史或特殊致畸因素接触史的;

(7)其他医生认为高度怀疑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情形。

五、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

1、唐氏筛查或NIPT低风险,就一定不会有唐氏儿吗?

错误。由于血清学筛查及NIPT均属于筛查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阴性,低风险者仍不能完全排除孕育唐氏儿或其他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可能。因此筛查低风险者应定期产检,结合胎儿超声筛查结果及生长发育趋势进行评估,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2、唐氏筛查或NIPT高风险,是不是就确定为“唐宝宝”?

错误。唐氏筛查或NIPY高风险是指染色体异常风险较普通人群升高,不一

定就是“唐宝宝”,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确诊。

3、做了介入性产前诊断,就一定能生育健康的宝宝吗?

除了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外,还有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疾病、单基因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等,目前检测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后,仍需定期监测超声结构及生长发育情况,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我院产前诊断中心作为深圳市第一个成立的产前诊断机构,开展了多项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技术,多年来为孕妈妈们保驾护航。我们期待更多人关注“唐宝宝”群体,也期待更多人重视妊娠期的相关检查。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收藏此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